发布时间:2025-08-23 10:54:47 来自:bhzjx
1.电芯组装与封装:
·电池的核心部件(正极、负极、隔膜等)必须已完成卷绕或叠片组装,形成电芯。
电芯需被放入电池外壳(如铝塑膜软包)中,并完成除注液口之外的主要密封〈如热封边)。此时电池内部是一个预留了注液口的、基本密封的"空腔”(包含电芯本体和未被填充的空间)。
2.注液口准备与清洁:
·确保注液口区域清洁、干燥、无油污或碎屑,以保证后续注液密封的可靠性。对于某些工艺或设备(如参考内容中提到的测漏系统),可能需要在注液前检查注液口或密封面的状态。3.气密性检测:
·如设备描述中提到的"测漏系统",在正式注液前,可以对电池(主要是注液口与密封机构的配合处)进行真空或压力保持测试,以确认其密封性良好。密封不合格(NG)的电池应被剔除,避免在后续真空/压力工艺中失效或电解液泄漏。
4.放置与定位:
·将准备好的待注液电池(100)精确放置于注液设备(如专利中的密封腔体1)的指定工位(如电池托盘)上。精确定位是确保注液针头或密封机构(如气囊袋接口)能准确对接电池注液口的关键。
要求2:注液后需要做哪些关键处理?
1.静置浸润:
·注液完成后,电池通常不会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(如封口)。需要将电池置于静置机构中一段时间。
·目的:让注入的电解液在重力、毛细作用以及可能的真空/压力辅助下,充分浸润到电芯(正负极极片、隔膜)的孔隙和内部结构中。这是确保电池性能(容量、循环寿命)的关键步骤。静置时间根据电池设计、电解液性质而定。
2.注液口密封(化成前封口):
·在电解液充分浸润(或达到工艺要求的静置时间)后,必须对注液口进行永久性密封。
·方法:通常采用高温热封(对于铝塑膜软包电池)或激光焊接(对于金属壳电池)等方式,将注液口完全封闭,使电池内部成为一个完全密封的系统,隔绝外界空气和水分。
·手工示例参考:虽然手工处理鼓包电池的方法(涂硅橡胶、胶带密封针孔)是针对维修场景,但其原理也体现了对穿刺点进行可靠密封的重要性。在正式生产中,密封要求更严格、更可靠。
3.化成与老化:
·密封后的电池会进入化成工序。这是电池制造中极其重要的一步:
对电池进行首次充电(小电流),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SEI膜(固体电解质界面膜)。这层膜对电池的循环寿
命、安全性和自放电性能至关重要。
。在化成过程中,可能会有少量气体产生(称为"产气”)。
化成后通常伴随老化过程:将电池在特定温度下存放一段时间,稳定SEI膜,筛选出早期失效的电池(如自放电过大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