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6-27 16:43:23 来自:bhzjx
铅酸蓄电池热失控的原因分析
1.充电电压失控与电流过载
·关键诱因:外部充电系统(如汽车调压装置)失效导致充电电压超过安全阈值(通常单格电压>2.4V)。
·作用机制:
过高的充电电压会强制电池进入过充状态,电解水反应加剧,析氢、析氧速率提升,内部气压升高。
过量的充电电流通过欧姆内阻产生焦耳热(Q=l2R),电池温度快速上升。
温度升高导致电解液粘度下降,离子迁移速率加快,内阻进一步降低,形成“电流增大→温升加速→内阻
下降→电流更大”的正反馈循环。
2.电池内阻与温升的协同恶化
·内阻特性:铅酸蓄电池的内阻具有负温度系数特性,即温度升高时内阻下降。·恶性循环链:
1.初始温升(如环境温度过高或局部短路)引发内阻下降。
2.内阻下降导致充电电流自发增大(恒压充电模式下电流I=V/R) 。
3.电流增大进—步加剧温升,直至电池内部热量积累超过散热能力。4.最终引发电解液沸腾、壳体膨胀甚
至破裂,造成不可逆的热失控
4.环境与使用条件影响
·高温环境:外部温度超过35℃时,电池散热效率降低,热量积累阈值下降。·密闭空间:通风不良导致热量无
法及时散逸,加速温升。
·频繁深度放电:深度放电后充电电流需求增大,加剧产热。